—世界可持续城市与人居环境对话平台
GFHS
联合国经社理事会特别咨商地位
 
范例新城研讨会
探索中国可持续城镇化模式 促进全球应对气候变化
国际人居环境范例新城标准研讨会在贵阳拉开帷幕
现场专家汇聚一堂
       11月14日,由全球人居环境论坛理事会(GFHS)和贵阳市人民政府主办,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和国内外相关机构大力支持的“国际人居环境范例新城(IGMC)标准研讨会”在贵阳花溪区国宾馆拉开帷幕。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可持续消费和生产部部长阿拉布•霍巴拉(Arab Hoballah),全球人居环境论坛高级代表、加拿大前环境部长、联合国环境署管理委员会前主席戴维•安德森(David Anderson),原国家农业部原副部长、民建中央副主席路明,建设部原副部长、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名誉会长杨慎,原国家环保局副局长王扬祖,全球人居环境论坛理事会秘书长吕海峰,中国环境保护部评估中心顾问、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自然生态保护司副司长兼中国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办公室主任王德辉,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规划督察西南组组长、原贵州省建设厅厅长江厥中等出席会议并发表了演讲。中共贵阳市委常委、市人民政府常务副市长马长青到会祝贺并讲话。联合国有关官员和来自美国、欧洲、加拿大、中国等国低碳城镇规划建设和绿色经济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约40余人到会交流研讨。贵州省政府相关部门领导,市委、市政府相关部门、相关区领导也出席了此次会议。
联合国环境署可持续消费和生产部部长 阿拉布·霍巴拉讲话
       国际人居环境范例新城(IGMC)是由全球人居环境论坛理事会发起、得到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大力支持的高起点低碳城镇建设试点项目,将遵循“零碳、零废弃物、绿色生态、绿色建筑、绿色交通、绿色经济、绿色生活、城乡和谐、文化创新、民主包容、智慧社区”十一项原则,包括国际会展、文化产业、绿色经济、绿色建筑等内容,将建成国内一流、国际领先的低碳城镇范例项目,探索和产业结合、和文化结合的新的城镇化发展模式。
签订协议

       本次研讨会旨在分享和交流世界各地低碳城市建设的成功经验,探讨温室气体存量框架有关建筑和城市方面的效用,开发和完善IGMC项目的标准指数,制定有关城镇部分和建筑部分的可持续的最佳范例开发标准,树立IGMC项目为榜样,以激励前瞻性的政府、企业和民间社会共同努力,推进可持续建筑和低碳城镇建设,贯彻联合国和中国政府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政策精神,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作出新贡献。


       作为中国生态文明试点城市和低碳试点城市,贵阳市具有良好的绿色生态优势和发展潜力,吸引着国内外的注意力。经过前期的考察,以及和贵阳市政府的多次交流沟通,全球人居环境论坛理事会计划在贵阳市花溪区落户全球人居环境论坛会址暨国际人居环境范例新城试点项目,率先导入国际人居环境范例新城的标准原则,规划建设。整个项目预计明年启动。会议开幕式上还举行了隆重的签约仪式,由全球人居环境论坛高级代表、加拿大前环境部长、联合国环境署管理委员会前主席戴维•安德森和贵阳市花溪区政府领导在合作框架协议上签了字。该项目落户对推动贵阳乃至贵州的低碳城市建设进程、促进贵州绿色经济和文化产业发展将起到巨大的引导作用。
专家合影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为本次研讨会专门发来了支持函,高度评价了IGMC项目的意义:“全球人居环境论坛理事会(GFHS)推出的国际人居环境范例新城(IGMC)项目,作为最佳范例,将对全球城市和建筑类可应用性指标的推广作出贡献。就这一点而言,国际人居环境范例新城(IGMC)将进一步激励有远见的政府、企业和社会力量共同建设更多的低碳建筑和城镇;这对于应对气候变化,推动联合国议程,加强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可持续建筑与气候倡议组织(UNEP-SBCI)制定的‘可持续建筑指数’的推广与应用将发挥良好的作用。”


      本次为期三天的研讨会形成系列具有较高学术价值和理论水平的丰硕成果,由全球人居环境论坛理事会(GFHS)应用于将要开发的IGMC项目,并作为一种有效方法指导在中国和其他地区建立可持续建筑和基础设施最佳范例,促进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新纪元。


      研讨会期间与会嘉宾专家还考察了贵阳的生态环境和城市建设,为贵阳的发展积极建言献策。贵阳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成就和魅力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