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力于人人共享的可持续城市和人居环境
GFHS
联合国经社理事会特别咨商地位
《亚的斯亚贝巴宣言》
把握数字革命机遇,促进城市繁荣与可持续发展
国际电信联盟非洲区域主任安德鲁 • 鲁加吉在闭幕式代表主办方宣读《亚的斯亚贝巴宣言》
    世界各国正在向着建设更加包容的全球信息社会的目标大踏步前进。数字革命方兴未艾,在促进经济社会转型的同时,也重塑着我们的城市和社区,改变着我们的生产与生活方式。在这一进程中,积极迎接挑战和把握机遇将有助于确保“不让任何一个人掉队”。


    今天我们从世界各地相聚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的联合国会议中心,出席第十四届全球人居环境论坛年会(GFHS 2019),围绕“数字时代城市与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主题,探讨如何把握数字革命的机遇,建设包容、安全、有复原力、繁荣与可持续的城市。


    我们意识到:

    1. 非洲对数字技术、可再生能源等新兴技术的兴趣日益浓厚,这促使非洲地区得以充分利用后发优势发展数字经济,推动可持续城市化进程。同时,投资连通性基础设施和分布式可持续能源系统,并利用信息通信技术提升服务和工业经济,将有助于创造包容、有活力的城市经济。 


    2. 随着数字化转型以及数字技术在社会经济中的不断运用,从根本上改变服务和/或解决方案的构思、规划、设计、部署和运营方式,对于各地区各国都至关重要。数字化转型使公民的服务更加个性化,变得无纸化,无需现金,无需到场,同时尊重公民意愿,减少摩擦。


    3. 数字技术在知识与信息交流共享、资源管理、效率提升方面显示出巨大的优势,且在社会变革及空间资源配置中逐渐显现,同时使得城市规划更加智慧高效。对于城市及社区的居民来说,这些技术将大大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不让任何一个人或是任何一个国家掉队。


    4. 数字经济在促进传统经济升级转型、提升生产效率和速度方面卓有成效,所占比重持续上升,新机遇层出不穷。若是运用得当,将毫无疑问地彻底改变现有的经济结构并给全人类带来长足的发展。


    5. 数字革命使人类社会面临着数百年未遇之大变局,其影响无处不在。人类的主流伦理价值观与社会经济制度正在被重塑,人工智能正在替代越来越多的人类工作,权力正在转移,人们所需要的技能亦发生转变。


    6. 数字安全变得日益重要和紧迫。从国家到城市、从电网到银行、从机构到个人的商业和隐私信息都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威胁,且十分脆弱,一旦遭到攻击,往往瞬间全面沦陷。


    7. 高度集中的数字经济、少数机构对公众数据的把控以及不平衡的数字基础设施可能加剧贫富分化和社会不公,威胁可持续发展目标“不让一个人掉队”的承诺。


    8. 日益强大的数字系统虽然可以影响到生态系统,但不能根本改变其基本运行规律,即使人工智能可以帮助人们更好的监测环境数据,减轻影响,但不可能让人类免遭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的威胁。


    为此,我们倡议:

    1. 创新合作。非洲城市发展需要的既不是自上而下的集权控制,也不是自下而上的自由发挥,而是需要中央提供能按需调整的指导框架,以及民众自发灵活的实际行动相互配合。同时,加强国际合作和技术转让将支持发达地区与发展中地区智慧和可持续城市发展。


    2. 以人为本。数字技术应用与数字经济的发展应坚持以人为本。例如,智慧可持续城市联合倡议(U4SSC)为参与全球数字革命对话提供了一个平台,通过包容磋商就关键问题达成共识。为了应对数据安全和大数据时代伦理等挑战,必须在决策过程中充分尊重每个群体和领域的想法,并通过国际平台提供最佳行动方案。


    3. 规划引领。运用国际标准和最佳范例作为指导,推动数字革命和可持续城市规划。 ITU-T建议、国际绿色范例新城标准、ITU-D报告等为包容、可持续的城市提供了具体要求、规范、最佳实践和其他方面的指引。城市总体规划应考虑绿色城市与智慧城市的融合,高起点规划,分步骤实施,持之以恒。应以紧凑型与多中心的城市形态、混合功能社区、便利宜居、环境清洁、资源循环、智慧高效、多产繁荣为主要模式,建筑和社区就地循环利用资源、生产能源与食品。


    4. 整合数据。智慧城市基础是建立一个安全的、跨行业、跨部门的大数据系统,包括政策法规、市民服务、能源、交通、经济、环境、社会等各方面的信息,互通共享,并深度开发利用。


    5. 适用技术。采用适用的、负担得起的数字技术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服务,并确保其运用过程实现包容和创新,这将有助于所有人共享各种技术带来的好处,也更加有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和《新城市议程》设立的愿景,减少、防止环境污染和资源枯竭,改善生态系统和应对气候变化。


    6. 教育先行。为了支持可持续城市发展,特别是对于后发地区的城市发展,应加强其数字基础设施,并通过教育投资扩大人们的数字能力,培养创新精神,为年轻一代提供工具和知识,使他们能够超越传统的工业化模式,推动包括数字经济在内的绿色经济发展。


    7. 设计创新。公共空间和建筑物的设计和建造应充分适应数字时代的特点,加强社区的适应力和社会凝聚力。 其中,扩展和重新架构数字基础设施,以确保它们稳定、高效、通用并允许快速迭代。 公共空间设计应通过数字系统和应用程序实现便利进入。同时,利用可再生能源和其他数字解决方案实现建筑与可再生能源一体化。


    让我们一起行动,把握数字革命的机遇,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推动建设可持续和有复原力的社区,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

20条推荐观点
    1.我们重申,信息通信技术、创新、清洁和可再生能源、电动汽车和火车、高效建筑、可持续垃圾管理等为城市带来变革的主要驱动力将为发展中国家创造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机会,从而在城市与城郊建设新的和现代的人居环境,因为没有闭锁效应,新兴技术的进步将提供许多后发优势。
    2.我们强调,二十一世纪的社会经济和社会生态挑战以及新兴技术的破坏性影响需要新的战略领导才能。这套新的战略领导力的核心是有效管理和利用技术体制的锁定效应和跨越式效果之间的动态关系。
    3.我们承认,“碳基绿色城市”和“硅基智慧城市”是城市发展的的两大趋势。将两者有力结合将有助于提升经济,实现绿色发展,同时使城市和社区更具可持续性。因此,“循环经济”和“信息与知识社会”的概念应成为向智慧的可持续城市转型的中心。
    4.我们意识到,新兴技术和知识体系为自上而下的战略规划与自下而上的、在地方层面创造就业和减贫的运营计划相结合创造了更有利的条件。
    5.我们重申,城市可持续发展必须通过以政策为导向,以技术为动力,以社区为基础的综合方法同时解决各种不同的问题,并重视气候-土地-能源-水-生物多样性之间的联系。
    6.我们强调,智慧的政策才能有助于实现智慧的城市。在重塑城市或开发新城市时,各级政府与地方社区和商业部门需要共同参与,制定共同计划,确保城市能够兑现其在就业、住房、公共服务和环境等方面许下的承诺。
    7.我们强调,地方政府需要被赋予更大的政治权力,因为他们需要应付和管理为了获得更好的水、食物、能源、工作等迁徙到城市的大规模人群。此外,对于可持续发展,每一个人都责无旁贷。 
    8.我们呼吁从社团主义式城市治理向企业家式城市治理转变,从竞争性城市模式转变为植根于包容性生态经济学的合作城市模式,从脆弱的等级政府转变为与城市公民协作的政府。
    9.我们还呼吁创造社区而不是提供住房。邻里应该成为我们建设可持续人居环境的战略要点。
    10.我们强调,除非作出真正的承诺独立支持民间社会的可持续行动,特别是支持民间社会发起的创新试点项目,使其成功的经验和模式得以复制,否则政府永远无法有效地资助民间社会。
    11.我们注意到,一些发展中国家在促进社会凝聚力方面并没有完善的法律或政策框架。因此,应从宪法上确立各种社会和经济权利,例如公民应该享有健康服务、足够的食物、基本的教育、住房和社会保障等。
    12.我们建议,智慧城市发展路线图应着眼于打造高质量的应用程序,建立支持服务、工业和城市管理的统一平台,孵化自我回收和多层工业生态系统,并综合解决物联网的安全问题。
    13.我们意识到,包容性增长的差距和障碍主要是由于缺乏市政当局的重视和数据不足所致。这一切都归于信任问题。因此,我们建议创建基于信任的本地数字工具,投资于社区层面的信任机制建设、治理工具和操作流程以保障本地所有权和资产共享,并制定相应政策,确保此类工具不会排斥或对城市中的某些行业和群体造成不利影响。
    14.我们呼吁通过基于自然和森林的解决方案发展新生物经济,在进行城市改造的时候运用天然的建筑材料,比如交叉复合木材、竹子等,这有助于实现绿色增长并消除贫困。
    15.我们意识到,在未来的两到三年中,太阳能将成为世界上大多数地区最经济的能源。未来,全球能源互联网可以平衡电力供应和需求,实现能源共享,并保障昼夜不停的电力供应。
    16.我们建议地方政府将积极的社会、环境和经济成果纳入项目的战略设计,以创造更强大的需求方并扩大融资渠道。同时,城市不应过度依赖外部供应驱动的资金支持,而应提高其信誉度和自给自足的能力。保险是建立财政弹性的一部分。
    17.我们重申,在数字时代,功能性的家庭是城市中健康的人居环境的基础。功能性的家庭倡导幸福、和谐共处的价值观。幸福的人类住区的秘诀在于拥抱数字化的同时培育真爱、善良、包容、同情和温暖等价值观。
    18.我们强调,非洲有九亿人住在非正式住区,60-70%的城市居民住在贫民窟。在讨论智慧城市和数字公民时,同样重要的是要记住,在速度、容量和可靠性方面,数字基础设施远非世界上最好的。预测表明非洲每年需要大约50亿美元的ICT基础设施投资。
    19.我们强调,非洲实现转型发展的可能性取决于其创造活力的创新空间的能力,这种创新空间可响应特定资源和人民的需求。非洲应通过基于自然的、适应气候变化的行动倡议摸索出一套因地制宜的城市发展模式。
    20.我们意识到,公私伙伴关系虽然开放了非洲的基础设施市场,但也导致了一些不对等的契约关系。因此,政府必须建立强有力的监管机构,制定反垄断法规,保证市场的公平和有序竞争。在基础设施市场规模较小的小型城市中,政府必须保护项目私有权,并利用保险机构规避风险。